联系电话:0571-89183720

新闻动态

检察建议与靶向普法有机融合,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9/9/2025 12:00:00 AM 浏览次数:0

“真实案例中,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是多样的,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每一份检察建议都是一次精准的对话。我们对这些建议进行了提炼总结,供企业参考……”9月8日,在杭州市侨联、临平区检察院、临平区侨联联合举办的市侨联法顾委“进双创园区 为侨企送法”活动中,检察官围绕《涉外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与政策新规》深入剖析涉外企业常见法律风险,解读最新政策新规,助力企业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近年来,临平区检察院立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涉企案件办理为抓手,聚焦企业法治需求,将检察建议与靶向普法宣传有机融合,及时将办案经验总结提炼形成行业风险防范手册、“定制化”普法讲座,将优质的法治产品送到企业,助力企业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为辖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检察建议精准“开方”

去年6月,临平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涉企案件时,发现辖区一家制造业企业存在“设计审核流程不规范、财务审批监督缺失、风险防控体系不完善、廉洁教育机制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病灶”,检察官及时深入企业调研,结合案件实际,对该企业提出了四项具体检察建议,并同时向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提升企业法治意识。

640 (17).jpg

“检察建议帮我们找准了管理漏洞。”该企业法务负责人表示,收到建议后,公司立即成立整改小组,逐条落实——引入智能审核系统,实现设计流程全留痕;修订财务管理制度,增设资金流转“双审核”环节;建立关键岗位人员“廉政档案”,定期开展法治培训等等。整改完成后,企业按期向检察院反馈了改进情况,并表示:“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明显提升,这多亏了检察院的精准建议。”

监督实效助力“升级”

今年6月,临平区检察院在办理另一起案件时,注意到辖区一家企业在营销管理、经销商准入等管理环节存在风险隐患,导致资产流失。为确保检察建议“有的放矢”,办案团队多次前往企业调研,与高管、员工座谈,梳理出核心问题,并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四项针对性解决方案。

640 (18).jpg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确实面临着内部管理及风险防控上的瓶颈。检察建议正好为我们打开了改革思路。”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收到建议后,公司高层迅速部署,启动“治理升级工程”,试行以自负盈亏取代直销模式,对人、财、物的所属主体重新规范划分,避免总公司和分公司在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利润流失,目前已有15家分公司完成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后,企业主动邀请检察长实地回访,展示整改成果。“检察建议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推动了企业治理体系的升级。”公司负责人说。

结合类似涉企案件的办理,检察官总结提炼出辖区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共性问题,形成普法讲座素材,为送法进企业积累了有益经验。

靶向普法扩大“辐射”

“以前我们对企业风险的认识比较模糊,讲座为我们点明了哪些环节容易出问题,该怎么防范。”今年3月,临平区检察院应区工商联邀请,为辖区内的企业家举办“企业规范经营与风险防范”专题讲座,用“案例+解读”的方式,讲解企业在合同签订、资金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获得在场企业家的高度评价。

640 (19).jpg

这堂讲座形成了“口碑效应”。8月28日,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联系临平区检察院,希望能为公司高管及中层管理人员提供“定制化”普法培训。针对企业需求,检察官精心准备,以“透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看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为题,面向150余名人员进行授课,结合个多真实案例,串联起企业运营、销售、财务、技术、售后等全流程风险,提出“完善内控流程、强化风险预警、建立监督机制”等具体举措。“这堂课紧贴我们企业的法治需求,针对性强,很实用。”该企业风控部门负责人表示。

从“普适性宣讲”到“针对性内训”,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临平区区检察院的涉企普法服务正在不断“走深走实”。“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精准制发检察建议+靶向开展普法宣传’的模式,助力企业完善内控体系、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办理一个案件、规范一个行业的效果。”临平区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张爽表示。